第十一届国际科学实践研讨会在校举行

时间:2025-04-11作者:吕亚如、李丽文章来源:外国语学院浏览:10

202547-8日,第十一届国际科学实践研讨会在校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研讨会围绕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学现实问题、文学与跨文化交际、现代技术变革与翻译实践、区域国别研究发展趋势等热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新时期全球化人才培养展开研讨与交流。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乌克兰国家教育科学院、韩国教育信息及文化中心等单位240余名学者线上线下参会。

姚震讲话指出,本次会议旨在为全球新文科科学实践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学校愿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维度,即从语言教学到联合科研、从人才培养到社会服务,共同构建“多元共生、协同创新”的全球教育新生态。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窦峥在致辞中表示,本届研讨会精准把握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语言学科发展的时代脉搏,有助于探索形成具有工程特色的数字人文教育新生态。

外国语学院院长朱殿勇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数字时代语言教育创新与新时期全球化人才培养,将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跨文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本次会议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乌克兰南方师范学院孔子学院、翻译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系共同承办。大会设置会议主旨报告和3个分论坛报告等环节。会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奈杰尔·哈伍德教授、乌克兰国家教育科学院阿夫申纽卡·娜塔莉亚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张会平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郑淑明副教授、我校周伟副教授分别作题为《论文发表:那些我早就应该知道的事》《高校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运用ChatGPT的优势与挑战——乌克兰背景下的研究》《中国英语初学者写作词汇丰富性的发展特征研究》《翻译做得好,考虑不可少》《基于“AI翻译+译后编辑模式的大规模翻译项目实施研究——案例实证》的主旨报告。

分论坛报告环节中,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等围绕“人工智能与翻译研究”、“语言学与文学研究”及“区域国别研究”3个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黄芙蓉、暴丽颖、王盈等特邀专家现场点评。

本次会议为外国语言文学、翻译学、区域国别学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注入了新动力,为海内外学者搭建了交流对话平台,有助于促进中外学者增进了解、学术共进和更新观念,更好地推动国际合作与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