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处级后备干部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0-04-20作者:文章来源:外语系浏览:1218

各分党委、党总支,各处级单位:
  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要求,结合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实际,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开展我校处级后备干部推荐选拔工作,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把优秀、有潜力的管理人才聚集到学校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事业中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和领导科学发展本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为学校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供充足的干部储备和人才支持。
  二、条件和资格
  (一)处级后备干部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
  (二) 处级后备干部应当具备以下资格:
  1.正处级后备干部,一般应当是副处级干部,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科级干部,或教学院系专业技术管理岗位的负责人,也可以列为正职的后备干部。
  2.副处级后备干部,一般应当是科级干部,或教学院系专业技术管理岗位的负责人,也可以列为副职的后备干部。
  3.一般应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4.身体健康。
  三、数量和结构
  (一)教学院系处级后备干部的数量一般按照领导班子职数1:1的比例确定。
  机关、直属单位正处级后备干部35人,副处级后备干部50人。
  (二)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应当形成合理结构:
  1.处级后备干部一般以35岁至40岁的干部为主体,30岁左右的干部要有一定数量。正职后备干部一般不超过45岁,副职后备干部一般不超过40岁。
  2.处级后备干部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同时还要注意考虑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
  3.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应形成合理的专业和知识结构。
  四、推荐选拔程序
  推荐选拔处级后备干部的程序是:民主推荐,分党委、党总支适当了解人选情况,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经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讨论后,向校党委提出后备干部建议人选,由校党委审定人选。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民主推荐。4月19日至4月23日,各教学院系召开本单位全体教职工大会,按照1:1的比例对领导班子正、副职后备人选进行推荐。
  机关、直属单位召开本单位全体教职工大会,在全校范围内推荐35名正处级后备干部人选、50名副处级后备干部人选。
  经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讨论后,确定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将民主推荐情况汇总统计表和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名单报党委组织部,学校考核组将对所推荐的人选情况进行了解考察。
  (二)4月30日前,各教学院系将处级后备干部备案名册和后备干部简要情况登记表的文本和电子版一并报学校党委组织部。
  (三)学校党委根据民主推荐结果和个人谈话推荐情况,最后讨论处级后备干部人选。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后备干部的推荐选拔工作,主要领导对后备干部工作负有主要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负有相应责任。各单位要明确任务,精心组织,坚持标准,统筹考虑,提高后备干部工作的整体水平,保证后备干部的质量,同时加强引导,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这次集中补充调整工作积极稳妥地进行。
  (二)严格推荐程序,坚持选拔标准和条件。严格执行程序是保证干部工作公平、公正的前提,在推荐选拔后备干部工作中要做到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特别要注意认真做好民主推荐工作,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各单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严把入口关,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广大干部群众认可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处级后备干部人选不进行公示,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名单只供领导班子内部掌握,要严格保密。
  (三)上报材料齐备规范。各教学院系要认真填写处级后备干部备案名册、后备干部简要情况登记表、民主推荐情况汇总统计表,并用A4纸打印,电子版不能通过网络传输。

  附件:1. 处级后备干部备案名册
     2. 后备干部简要情况登记
     3. 民主推荐情况汇总统计表



         
                        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

                         2010年4月14日


附件1

附件2